石榴树苗
联系人:刘云山 手机/微信:13838221233
  当前位置:石榴树苗 > 河阴石榴文化节 > 正文
2008年荥阳市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
关键字: 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 发布时间11/08/31 浏览:

  荥阳市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由中共荥阳市委、荥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协办。

  美丽的石榴风光无限,古朴的榴乡风情万种。9月10日上午,荥阳市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在高村乡刘沟村隆重开幕,荥阳市委副书记冯明杰主持开幕式、市长李喜安致词,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林贺宣布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开幕。上午举行了开幕式,石榴王颁奖、文艺演出、河阴石榴风情游暨生态休闲观光游活动将持续到10月7日。

 

2008年荥阳市第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
 

       一、主 题

  河阴石榴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河阴石榴文化节为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宫廷贡品、历史名产、中州名果”——河阴石榴这一传统特产,挖掘河阴石榴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河阴石榴的品牌优势和知名度,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国石榴之乡”为契机,加快河阴石榴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日程安排

  1.2007年9月8日上午,在荥阳市林业局举行河阴石榴王评比活动。按照河阴石榴地方标准,依据单果重量大小,评出河阴石榴王、河阴软籽石榴王各一个,河阴石榴金奖、银奖、铜奖各一个,河阴软籽石榴金奖、银奖、铜奖各一个。

  2.9月10日上午9:00,在高村乡刘沟村文化广场举行河阴石榴文化节开幕式、河阴石榴王颁奖仪式、文艺演出。

  3.9月10日开幕式后,组织参观高村乡刘沟村石榴基地、石榴研发中心及石榴品种展、石榴盆景展、河阴石榴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

  4.9月10日~10月7日,开展河阴石榴风情游暨生态休闲观光游。围绕石榴基地,以品尝石榴风味、体验榴乡风情为主要内容,组织游客逛石榴园、品石榴味、尝农家饭及其他农情体验等风情游活动项目。

  河阴石榴甲天下

  河阴石榴甲天下,素有“宫廷贡品、历史名产、中州名果”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河阴石榴栽植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始栽于荥阳,距今已有2140年。在河阴县(今高村、广武)栽植的这种石榴取名河阴石榴,籽大、色红、味甜,落地不沾尘土,食之满腮生津,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驰名,在盛唐时被封为朝廷之贡品,遂成为应节佳果和吉祥的象征。

  《河阴县志》云:“北山(指广武山)石榴,其色古,籽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滓,甲于天下。”《申志》云:“渣殊软,子稀而大且甘,土人以仙石榴名之。”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业科学名著《农书》称:“石榴以河阴者为最佳。”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里,把河阴石榴列为美食之一,与宋朝发明制作的火腿、火锅、东坡肉齐名。“河阴石榴砀山梨,荥阳柿子甜如蜜”更是广为传诵。1984年12月,河南省石榴开发协作组在郑州召开石榴监评会,在31个品种当中,河阴石榴为全省之冠,被誉为“中州名果”。1993年河阴石榴与荥阳柿子一同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

  河阴石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荥阳市委、市政府为使河阴石榴这一特产发扬光大,采取高科技栽培之法,引进改良新品种,突出河阴石榴的特殊品质,从质和量上得到空前发展,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成为荥阳的特色品牌之一。今年5月份,河阴软籽石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荥阳市通过了中国果品协会“中国石榴之乡”专家考评。

  尤其是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前三届河阴石榴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荥阳取得了河阴石榴产业发展和生态观光旅游双丰收,更加激发广大群众种植河阴石榴的积极性。今年春天全市新发展河阴石榴4000余亩,河阴石榴栽培面积达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4万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年创效益1.2亿元。形成了从广武唐垌到高村乡枣树沟村长达15公里的河阴石榴产业带。新建河阴软籽石榴良种繁育苗圃300亩,邀请国家林业局石榴专家为河阴石榴把脉会诊,营造了石榴精品园。高村乡刘沟村石榴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人均1.86亩,是名副其实的石榴专业村。

  河阴石榴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河南省郑仕酒业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集营养、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郑仕石榴酒、郑仕石榴养生酒,年生产石榴酒150吨,加工石榴160吨,产值达585万元,年实现收入354万元。广武镇黄河百果庄园、高村乡刘沟村依托石榴资源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生态旅游观光的典范。

  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将于9月27日隆重开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听到这些经典诗句,就会让人想起刘禹锡、李商隐两位著名诗人,这两位古代诗坛巨人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更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都选择了荥阳作为他们的长眠之地。

  为深入挖掘荥阳的诗歌文化,充分展示荥阳深厚的文化资源,展示荥阳新形象,推介荥阳、宣传荥阳,由中国诗歌学会、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局主办,河南省诗歌学会、郑州市文联、中共荥阳市委、荥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作为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的组成部分,将于2008年9月26日~28日在河南荥阳举行。

  诗意荥阳 和谐华章

  本届诗歌节是以“诗意荥阳,和谐华章”为主题。其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诗歌的艺术形式诠释荥阳深厚的历史文化,表现荥阳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使更多的群众接受诗歌的美学熏陶,提高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河南省荥阳市,紧邻省会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荥阳历史悠久,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台遗址在荥阳东北部,属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京襄城是古代郑庄公的地盘。阴司涧沟,是郑庄公打败共叔段后,掘地为泉,与母亲相见的地方。这里有30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织机洞遗址,有历经2800年风蚀雨浸的郑国古城墙,有楚汉相争中分天下的“楚河汉界”,有因“三英战吕布”而声名远播的虎牢雄关。荥阳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伏羲女娲的美丽传说,是中国象棋之都和世界郑氏祖地,是嫘祖文化之乡和丝绸之源。

  荥阳也是诗歌的发祥地。自古以来,诗人辈出。诗经的郑风、小雅,有诸多篇幅描述了荥阳的风土人情;中国诗史上彪炳千秋的大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杜甫等都在荥阳留下足迹,并创作出许多锦绣华章。中唐诗人刘禹锡和晚唐诗人李商隐两位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卓越诗人,又都长眠于荥阳檀山原。

  刘禹锡、李商隐与荥阳的不解之缘

  据史料记载, 刘禹锡一生坎坷,刚直不阿。他虽然“籍占洛阳”,而“家本荥上”。自其曾祖始,其祖、父均葬“荥阳檀山原”。在外贬期间,仍不忘在荥阳京、索间之“祖先壤树”,“可耕”的“瘠田”,“未毁”的“陋室”,想请人将自己“置籍荥阳伍中”,以便“拜先人松木贾”。将逝,立遗嘱要“葬近大墓”(祖坟),他爱荥阳、恋檀山之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至今仍令人唏嘘慨叹!刘禹锡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生坚守着他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刘禹锡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坚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而不屈“天命”;他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著名诗人,他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是一座丰碑。他家居于荥阳,长眠于檀山,是荥阳的骄傲和自豪。

  李商隐自其祖辈起,移居郑州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李商隐出身孤贫,后来因婚姻问题卷入当时的牛李党争,备受排挤,潦倒终身。46岁时死在荥阳,并葬于荥阳。这种“匡国无门”的遭遇,使李商隐写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的黑暗政治的诗篇。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爱情诗深情动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多,意旨隐晦。李商隐的散文也文采华美,风格独特;骈文婉约雅致,蜚声于晚唐文坛。为纪念这两位大诗人,荥阳先后建起了禹锡园和李商隐公园。如今,在这块孕育智慧和诗歌的土地上举办诗歌节,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和深刻启迪。

  荥阳大地上不仅镌刻着历史文化印记,而且闪耀着时代光芒,这里是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是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这里有全国著名的阀门工业和建筑机械工业,被誉为“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这里的河阴石榴古为宫廷贡品、中州名果,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而中国名牌少林客车和博大挂面,更是家喻户晓,远销海内外。创作赞美荥阳的诗篇,就是要讴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是要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要讴歌和谐社会的诗意家园。

  据悉,本次诗歌节将邀请50名国内著名诗人、50名省市诗人参加。同时,设有诗人采风、开幕式、大型诗歌朗诵文艺演出、诗歌高峰论坛、荥阳诗歌宣言发布及签名仪式等活动内容。